前几天接受了央广一档节目的访谈。话题是从简爱酸奶包装上的宣传语“生牛乳、乳清蛋白粉、乳酸菌,其他没了”开始的。主持人说这个宣传语引发了很大关注,消费者想知道的是:“其他没了”,真的是“没了”的意思吗?这款产品的标签,有没有误导消费者甚至违规之处呢?
限于节目时间和新闻访谈的要求,节目中只是简单而泛泛地说了几句这款产品的标签,这里来详细解读一下。
下面是简爱一款产品的正面:
除了商标“简爱”和净含量信息之外,还有4点“卖点”信息:
“其他没了 生牛乳、乳酸菌”:这个不是配料表,而是一句“宣传语”。如果这款产品的配料确实只有生牛乳和乳酸菌,那么就没有问题;如果除了这二者还有其他配料,这句话就是虚假宣传。从产品包装背面(下图)上的配料表来看,它确实只有生牛乳加三种乳酸菌,所以这家宣传语没有什么问题。
“0%蔗糖”:根据标签通则,这个标注的含义是产品中的蔗糖含量不超过0.5%(标注法规中的“0”和“无”不是数学意义上的0,而是指“低于标注阈值”,糖的标注阈值是0.5%)。从配料表来看,这是一款无糖酸奶,没有添加蔗糖,所以这个说明也没有问题。不过要提醒大家的是,“0蔗糖”跟“0糖”是不同的概念——“0糖”意味着各种单糖和双糖都不能有,而“0蔗糖”只表示没有蔗糖但可以有其他的糖。比如在这款酸奶中,就含有来自于牛奶的乳糖。所以,它只能宣称“0%蔗糖”而不能宣称“0%糖”。
“5.4g蛋白/杯”:这是一个突出蛋白含量的宣传。根据背面(右图)的营养成分表,该产品的蛋白含量是4.0克/100克,这一杯净含量是135克,所以总蛋白是5.4克。这个说明也没有问题。
“GI低”:GI是升糖指数,这款酸奶中没有添加其他的糖,碳水化合物只有乳糖,其升糖指数比较低,所以该产品宣称“GI低”也没有问题。
也就是说,该产品的正面宣传语没有虚假之处,形式也是合格的。
当然,这个标签引发关注的是“其他没了”这个说法。因为它符合事实,所以作为宣传语并不违规。这是一个挺吸引眼球的广告语,厂家不希望被跟风模仿,所以把它注册成了商标,阻止其他品牌“抄袭”。这种做法或许会引来一些争议,但从法规而言,它并没有违规之处。
其实,标签正面的这些信息都是“描述性的概括”,是方便消费者“一眼记住”的。
上面分析了这个标签的正面信息没有虚假夸张之处,但市场上有大量标签的正面信息会用夸张甚至误导的表述。消费者想要准确了解产品的话,还是应该认真看包装的背面。背面信息中,最关键的是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前面已经说过这个产品的配料很简单,就是牛奶加乳酸菌发酵,所以其产品类型是“发酵乳”。中国现行的营养成分表是“1+4”,也就是热量和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而这款产品加标了钙(这是“可选标注项”,由厂家自主决定要不要标)。从营养成分表来看,蛋白质和脂肪确实是优质牛奶的标准,其他几项就是牛奶的常规指标。
以上是关于产品品质的核心信息。从标签来看,这款“原味酸奶”营养品质是非常好的。不过,因为没有添加调味成分,可以推测它的风味不如“风味发酵乳”受多数人喜欢——这是为了“清洁标签”和“健康”而做出的妥协。
右图上的左侧位置,还有“标准优于欧盟”和“奶源专属牧场”的声称,然后通过角标注释的方式说明了这两点声称的依据。只要所说的内容是真实的,那么这样的声称就是合规的。
再来看另一款产品:
这款产品的正面信息跟前一款产品类似,主要差别是多了一个“无激素养殖”“不使用生长激素/雌激素等外源性人工激素”的宣传点。实际上,中国法规并不允许在养殖中使用外源性激素(国际上有少数国家比如美国允许使用生长激素增加产奶量),所以理论上中国销售的所有牛奶都不应该含有外源激素。但总会有消费者怀疑“如果厂家偷偷使用呢”?这个品牌通过SGS做了一个“无激素奶牛养殖认证”,相当于花钱请了第三方来监督自己,向消费者保证自己确实遵守了这一法规要求。
这款酸奶的产品类型是“风味发酵乳”,因为其中加了西梅苹果浆作为调味成分。国家标准对风味发酵乳的蛋白要求是不低于2.3%,大致就是:一般牛奶的蛋白含量3%,使用80%的奶加20%的其他成分做成“风味酸奶”,蛋白被稀释到2.4%左右。而这个品牌使用的是蛋白含量4.0%的优质奶源,加了调味的果浆等成分之后蛋白含量也还有3.2%。他们又加入了0.8%的乳清蛋白,使得这款“风味酸奶”的蛋白含量跟原料牛奶一样高。所加入的乳清蛋白是从牛奶中分离出来的高纯度蛋白,比整体的牛奶蛋白(主要由酪蛋白和乳清蛋白组成)要更容易消化。实际上,乳清蛋白的销售价格很贵,这个品牌为了体现“父爱”的配方形象,也是拼了。总蛋白含量4.0%(比国标要求高74%),而且加入的是质优价高的乳清蛋白,在酸奶中堪称“豪华配置”。
关于“其他没了”,这款产品说的是“(在)生牛乳、西梅苹果果浆、乳清蛋白粉、乳酸菌(之外),其他没了”,从配料表来看是属实的。
总的来说,这两款产品的标签是合规的。根据它的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它们在酸奶中算得上“高端配置”了。
食品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食品新闻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食品新闻网,使用本网作品的,请注明“来源:食品新闻网”。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食品新闻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本网会在第一时间处理。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141184391 邮箱:37758590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