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芬芳》,让白酒文化“活”起来。
文 | 云酒团队(ID:YJTT2016)
11月29日,《大国芬芳》在四川启动全国巡演。
这部由舍得酒业出品的大型诗乐舞剧,是全国首个以中国酒文化为题材的作品。
通过传统与现代、舞蹈与诗歌、音乐与美酒的有机结合,作品不仅讲述了酒与人的故事,更展现了华夏酒文化的源远流长。大力弘扬历史文化的同时,也彰显了文化自信,与国家文化战略不谋而合。
对于舍得酒业而言,《大国芬芳》全国巡演除了对中国白酒文化进行创新表达,在践行社会责任和品牌建设方面,还有哪些深意?
1
文化惠民,舍得酒业这么做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目标,并强调推动文化发展、建设文化强国,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为新时代企业文化建设、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明确了前进方向。
推出我国首部大型诗乐舞剧《大国芬芳》,就是舍得酒业作为百年酒企,始终关心民生福祉,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的积极表现。
“高祖返乡、诗仙斗酒、贵妃醉酒、陆游唐婉凤钗绝唱……”通过舞台演绎,一连串传奇典故穿越历史而来,舞尽五千年酒文化的绝代风华。在2018年首演之后,《大国芬芳》迅速收获业内外口碑,成功“出圈”,而此次巡演首站四川站一经开票,也出现了一票难求的情况。
《大国芬芳》的影响力,不止在剧院。
在2019年央视春晚,《大国芬芳》就曾压轴登场。2020年,由舍得酒业出品的大型诗乐舞剧《大国芬芳》,再度受邀参加央视戏曲春晚表演,并在元宵戏曲晚会登台献艺,两度成为央视“座上宾”。
2019年9月8日晚,《大国芬芳》更是走出国门,在英国伦敦上演。
全剧以一滴穿越时空的美酒为线索,展现了中国悠久历史里灿烂的酒文化。这也是舍得酒业立足于自身,以白酒文化传播者的身份,向世界展示中华悠久酒文化的写照。
据悉,在本次四川站演出结束后,舍得酒业还将带领《大国芬芳》走进玉溪、海口、苏州、佛山、重庆等城市,为更多观众提供观赏精品的机会。
通过文化惠民活动,舍得酒业将传统文化魅力、人文情怀向公众传播,既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更彰显了企业担当。
2
传统文化如何转换?
“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近年来,文化创新已经成为时代的一大命题。
守正创新,不断创造传统文化新的表达方式,才能有效实现传播中国文化的使命。
《大国芬芳》曾获得剧评人的高度评价,两个 “新”字,贯穿其中。
“《大国芬芳》将酒文化创新融于古典艺术与现代群舞之中,以更具现代审美的方式赋予经典故事全新的意境,帮助观众真正走进人物的内心,也走进历史的纵深,感受浓烈的民族自豪感”,该剧评人表示。
不仅是《大国芬芳》,通过参与制作深度访谈节目《舍得智慧人物》、建设沱牌舍得文化旅游区,启动“玩酒节”,近年来,舍得酒业从内容和表达方式上,都在将白酒文化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市场,引导消费者感受企业生态之美,品味老酒魅力,推动优秀白酒文化“活”起来。
这也是舍得酒业“创新文化”的命题中,交出的新答卷。可以看出,舍得酒业不断升级品牌传播理念,独创IP,让老酒文化以年轻人容易接受的方式,将老酒玩出了新高度。
往更深层面来讲,舍得酒业的文化创新,真正做到传中有创、新中有承,为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指明路径。
3
软、硬实力兼备,赋能老酒出圈
要讲好老酒故事,传播传统文化,创新表达方式必不可少,提升自身“硬实力”,更是绕不开的选择。
舍得酒业副董事长、总裁蒲吉洲曾表示,公司将立足当下、谋局未来,以老酒战略为核心,将品质和文化做到极致,讲好中国老酒故事,持续提升品牌影响力、企业竞争力。
从硬实力上看,舍得酒业依托独一无二的生态环境、“六老”酿造技艺、12万吨优质老酒储量树起浓香老酒品质标杆,同时深入布局老酒战略,将老酒从小众的收藏圈带到大众消费市场,让广大消费者能喝到高品质老酒。
胡润研究院发布《2020中国老酒白皮书》,有力印证了舍得酒业的“硬实力”。
《白皮书》显示,针对日常有老酒消费习惯的高净值人群,当问及他们对哪些白酒品牌的老酒产品有印象或认知时,有71%的受访者提到了舍得。这其中,舍得酒业担任了引领者的角色,推动了老酒的“破圈”,也受到了高净值人群的认可。
值得一提的是,在老酒领域,舍得酒业也频频开展相关活动,如老酒论坛、老酒培训班、老酒大讲堂、老酒寻根之旅等,从文化角度深耕,进行多维度的高效传播,在消费者心中贴上老酒标签。这也是舍得酒业以文化续航品牌的又一体现。
坚守品质、传承匠心,舍得酒业以文化创新实现品牌突围,通过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素材讲好舍得品牌故事,筑起品牌文化高地,成功获得消费者的情感认同。
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舍得酒业硬实力、软实力两手抓,做到品质、文化双重惠民,满足当下消费者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需求,为传统酒企品牌建设,带来极具借鉴意义的范本。
食品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食品新闻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食品新闻网,使用本网作品的,请注明“来源:食品新闻网”。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食品新闻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本网会在第一时间处理。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141184391 邮箱:37758590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