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咖啡正通过一项联合所有行业协会乃至
农业部的倡议,重新设计其营销策略,旨在提升产品在海外买家心中的价值。
巴西《圣保罗页报》报道,此举旨在效仿哥伦比亚数十年来在咖啡品质推广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即向国际市场传递其咖啡的卓越品质。
为此,从农民协会到出口商和生产商等行业主要机构齐心协力,共同升级品牌,并启动了一项已在各大媒体广泛传播的宣传活动。
巴西咖啡的传统标志,即出现在世界各地的咖啡袋和各种产品上,经过了巧妙的更新,更显现代感。与此同时,一项聚焦巴西咖啡种植技术的宣传活动也同步展开。
该宣传活动宣称巴西咖啡是“ESG+T”的典范,其中“T”代表技术,与“ESG”(即良好的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相得益彰。
此举旨在扭转国际买家对巴西咖啡的固有印象,即巴西咖啡产量高但质量低。
“全球范围内对巴西咖啡存在诸多误解。这阻碍了我们作为生产链的持续发展。巴西在很多产品领域甚至优于竞争对手。然而,我们的咖啡售价却更低。要改变这种看法,我们需要进行市场推广。因此,我们决定现在就做出这样的声明,作为更广泛市场营销战略的第一步。”巴西农业和畜牧业联合会(CNA)国家咖啡委员会主席法布里西奥·安德拉德(Fabrício Andrade)表示。
参与该战略的机构包括:巴西咖啡工业协会(ABIC)、巴西速溶咖啡工业协会(ABICS)、巴西精品咖啡协会(BSCA)、巴西农业和畜牧业联合会下属的国家咖啡委员会、巴西咖啡出口商协会(Cecafé)、国家咖啡委员会(CNC)以及农业和畜牧业部(MAPA)。
尽管巴西如今拥有高品质的感官咖啡豆,但历史上其一直被视为低价值商品咖啡的生产国,而哥伦比亚则以其优质的阿拉比卡咖啡豆而闻名。
然而,近年来,巴西咖啡的品质突飞猛进,如今也已跻身精品咖啡市场,与哥伦比亚和埃塞俄比亚等传统上更受推崇的产地展开竞争。
尽管如此,巴西仍然难以被视为与哥伦比亚或埃塞俄比亚同等价值的咖啡豆生产国。部分原因在于沟通不畅。这是因为哥伦比亚几十年来一直致力于打造其咖啡高品质和高声望的形象。因此,在美国和欧洲,哥伦比亚被视为咖啡的标杆,而巴西则继续被大多数全球消费者视为劣质咖啡的生产国。
| 食品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食品新闻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食品新闻网,使用本网作品的,请注明“来源:食品新闻网”。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食品新闻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本网会在第一时间处理。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141184391 邮箱:37758590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