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酒体验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 > 休闲

临期折扣店开发自有品牌 进口商品比例降低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2022-10-31 14:21:32

 记者 王小月

  近两年,临期商品折扣店火了起来,几乎成为了商场的“标配”。记者走访发现,这种店里不仅有老年人,还有不少年轻人前来购买,店内大部分商品是临期商品。能以几折的低价购买到大牌商品,对于不少人来说都极具吸引力。

  折扣店的性价比吸引众多消费者尝鲜,但消费体验却褒贬不一。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有不少消费者反映,折扣店的价格确实便宜,但有不少是没听说过的小众品牌。针对临期商品折扣店领域的市场现象与趋势,《中国消费者报》记者日前展开调查采访。

  大型商超涉足折扣店领域

  所谓临期食品,即进入商品保质临界期的食品。近年来,线上线下涌现出一批临期食品集合店。一些与临期商品相关的线下连锁品牌,更是在资本的加持下大幅扩张。

  艾媒咨询报告显示,2021年以来,国内临期食品行业加速发展,行业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保持在6%。到2025年,我国临期食品市场规模预计将达401亿元。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临期商品折扣店以价格和性价比优势形成了较强的聚客能力,自然也就能火起来。这种模式之所以能够可持续地发展下去,主要是由于供应商需要渠道来处理大量的临期商品,以持续低价消化临期库存商品。

  实际上,以往市场上的临期商品大多以尾货的形式出现,而新增的连锁折扣店不仅为临期商品提供了新销售渠道,也迎合了当下消费者追求性价比的需求。从去年开始,出于去库存的目的,一些连锁超市也开始“试水”折扣店。

  去年10月,盒马鲜生就在上海开出首家生鲜奥莱店,产品均为盒马鲜生门店淘汰下来的临期食品或易损耗品,部分产品售价能降至原价的一半。近期,物美也在北京开出旗下首个折扣店“美淘”,临期商品约占三成,同时还有些换季商品以及淘汰的货品。

  资深连锁产业专家、和弘连锁咨询董事长文志宏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此前食品、杂货类折扣店在国内发展不算特别突出,大多为奥特莱斯或服装尾货折扣店,没有引发市场太多关注。“当前折扣店以食品和杂货为切入点,进入了一个兴盛时期,包括像大型零售商超也有进入到折扣店这一领域,大的零售企业本身在商品的供应链方面就具有自身优势,这对于现有的折扣店企业还是会有比较大的影响和冲击。”文志宏如是说。

  进口临期商品比例降低

  创立于2020年9月的“我爱临期食品”豆瓣小组,已挤满了超9万名对临期食品喜闻乐见的“临食工”。各大社交平台上,以“临期食品探店攻略”“临期食品开店创业心得”为关键词的内容也比比皆是。

  除了临期折扣商品外,今年以来,更多的临期折扣品牌店推出自有品牌商品,进口商品比例有下降趋势,更多的是成为引流工具。那么,曾经以进口临期商品起家的临期折扣店为何减少了进口临期商品比例?

  “从临期折扣店早期开业我就在关注,卖的的确是一些保质期较短、知名度较高的大牌零食,购买后几天内就能吃完,口感没有任何影响,还有一种‘淘宝’的快乐。”经常购买折扣商品的小吴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说,今年以来明显感到店内进口商品的比例逐渐降低,不少商品也并非临期,而是此前没有听说过的小众品牌。

  尚在读大学的消费者小李也表达了这一观点:“除了品牌商品,现在的临期折扣店内经常会看到一些从未听说过的品牌,有时担心是山寨产品,会去网上查询。吸引我来店内购物的主要是因为低价可以买到进口商品,如果都是不知名的品牌,那就没必要来店内购买了。”

  记者在好特卖一家门店询问店员,上次购买的商品怎么没有售卖,对方表示“商品每天都在变”。

  文志宏表示,出现进口临期商品比例下降现象很重要的原因是临期商品的货源、供应链本身不够稳定,尤其是随着折扣店企业的自由连锁发展,进口临期商品的货源已经不是很充足。调整比例或是发展自有品牌,成为了折扣店发展的必然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临期食品有效期较短,稍不留意就容易过期,消费者需要花费时间、精力计算有效期。今年7月,据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披露,好特卖因经营超过保质期的食品,被罚款7000元。

  记者近日在嗨特购北京东方新天地店看到,零食货架上的临期食品与近两个月新生产的商品混在一起,不仔细看商品包装很难发现一款方便面还有一个月就要到期。而在好特卖门店,记者发现个别商品价签未及时更新,经现场反映情况后,工作人员回复称以包装上的日期为准。

  柏文喜对此表示,现在的折扣商品门店内有不少都是最新生产的商品,但这些商品和临期商品混在一起卖,就显得定位有些不清晰。还有的门店上线了小程序商城,可以购买跨境进口商品。未来这类门店有可能会以临期商品为噱头发挥聚客效应,发展为一种新型超市细分业态。

  自有品牌需强化自身特点

  记者查询了解到,嗨特购去年才成立,如今已经在20多个城市开店,有的门店占据了商场或地铁站入口处的重要位置。为实现快速扩张,公司已经开放加盟模式,在其小程序页面发布了招商广告。

  好特卖一位招商经理告诉《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公司在全国范围停止加盟,现在采用的是供货模式,首次需要至少预存20万元,供货价格是直营门店售价的七折。“毛利能有28%以上。货品非质量问题不退换,买多少货品再扣除对应金额。由自己选品,货从上海、佛山、武汉等仓库直发。”不难看出,好特卖这一做法在构建品牌自有供应链,除了向自有品牌供货,也在试图扩大销售渠道,向上游发力。

  针对连锁折扣店开始推出自有品牌这一现象,文志宏强调,即便是自有品牌也需要有自身的特点,如果让消费者认为是抄袭,则会对商品的第一印象大打折扣,将反而不利于自有品牌和折扣连锁店的长期发展。

  文志宏同时认为,连锁企业要有很强的市场洞察和感知能力,能够很快捕捉市场比较热销的品类和商品,能够很快推出自有的品牌商品、把握市场热点,才能更加可持续性地发展下去。

 

食品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食品新闻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食品新闻网,使用本网作品的,请注明“来源:食品新闻网”。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食品新闻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本网会在第一时间处理。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141184391 邮箱:37758590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