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酒体验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 > 肉类

“菜篮子”供应有保障 猪肉供给根本性好转

来源:中国经济网 2021-06-16 10:49:04

      菜、蛋、肉既是消费者关心的“菜篮子”产品,也是影响CPI的重要因素。当前,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菜、蛋、肉产品价格形势怎样?供应有保障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猪肉供给根本性好转

  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6月11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23.89元/公斤,比2020年6月11日的40.75元/公斤,下跌了41.37%。

  “我国猪肉供给形势已根本性好转,全国猪价已经连续20周回落。”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表示。

  农业农村部500个集贸市场监测数据显示,6月份第二周,生猪价格为16.24元/公斤,与1月份第三周的36.01元/公斤比,累计跌幅达54.9%。6月份第二周,猪肉价格为27.77元/公斤,较1月份第三周累计跌幅达48.8%。

  朱增勇表示,调研发现,当前养殖场存栏150公斤以上的大猪仍占20%左右,亟待市场慢慢消化。超大猪价格偏低,冲击生猪市场,导致价格跌幅较大。

  由于国内猪价大幅回落、欧美经济复苏带动猪价回升,国内外猪肉价格差距显著缩小。4月份,到岸猪肉价格为19.4元/公斤,加上关税和增值税,成本价已经达到23元/公斤左右,价格优势不明显,市场消化缓慢。猪肉贸易商进口积极性受到影响,预计从7月份开始,猪肉进口量将趋降。

  “到今年一季度末,全国生猪存栏已经恢复到4.17亿头,同比增长29.5%,达到2017年底的94%以上。预计二季度全国生猪存栏将恢复到常态水平,四季度生猪供给将恢复正常。这意味着我国猪肉供给形势已根本性好转,猪价高企的市场基础已不存在。”朱增勇解释说。

  蛋价升至合理区间

  6月11日,大连商品交易所鸡蛋主力连续合约以4793点报收,比2020年12月31日收盘价上涨了7.1%。

  “今年全国产蛋鸡存栏先减少后增加,有望达到过去3年的平均水平,能够有效满足鸡蛋消费需求。二三月份蛋鸡养殖场每公斤鸡蛋亏损约0.4元,四五月份每公斤鸡蛋盈利约0.7元,重新回到合理区间。”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朱宁表示。

  今年前5月,全国鸡蛋月均批发价为8.84元/公斤,比2020年同期高19.94%,这是否说明今年鸡蛋价格过高?

  回顾2020年同期,全国产蛋鸡存栏量处于近两年的最高位,鸡蛋供给充足,加之新冠肺炎疫情抑制了消费需求,导致鸡蛋期货、现货价格持续深跌,全行业亏损严重。

  实际上,今年蛋价也经历过复杂的波动,批发价从1月份9.49元/公斤下跌至3月份的8.20元/公斤,累计跌幅达13.59%。之后持续走高,5月份均价9.13元/公斤,累计上涨11.34%。

  5月上旬,全国鸡蛋批发价小幅上涨了2.21%,中旬在9.19元/公斤左右震荡波动,下旬缓慢回落至5月31日的8.99元/公斤。进入6月份以后,端午假期短期提振需求,6月4日全国鸡蛋批发价上涨至9.24元/公斤,之后鸡蛋批发价小幅下跌至6月11日的9.15元/公斤。朱宁认为,端午节后,鸡蛋消费明显回落,鸡蛋价格将震荡下跌。

  需要警惕的是,全球玉米、豆粕等饲料价格持续上涨,显著拉高了国内养殖成本。

  菜价季节性下行

  “全国蔬菜供应稳中有增,菜价以季节性下行为主。”农业农村部蔬菜市场分析预警团队首席分析师张晶表示。

  今年上半年,蔬菜价格波动基本符合季节性规律,春节前后达到全年最高点,节后季节性快速回落。6月份(至11日),农业农村部监测的28种蔬菜全国平均批发价为4.27元/公斤,环比下跌6.8%,同比上涨9.8%。分品种看,18种蔬菜环比价格下跌,1种持平,9种上涨。

  “菜价下行是因为供给能力整体稳中有升。”张晶分析。

  今年春季,全国蔬菜种植面积同比增加1%左右。前5个月,农业农村部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全国批发市场累计交易量同比增长1.3%。此外,去年部分蔬菜价格偏高,今年部分产区夏季蔬菜有所扩种。5月以来,各地蔬菜生产换茬逐步完成,夏季茄果类、瓜类、豆角类等蔬菜和速生叶菜将大量上市,供应充足。随着气温不断回升,蔬菜产地继续北移,地产蔬菜市场占比稳步增大,运输距离进一步缩短,短期内蔬菜成本还有5%至10%的下降空间。

  不过,张晶表示,蔬菜价格季节性下行空间已经不多。进入盛夏以后,气温进一步升高,在途降温保鲜等措施又将拉高成本。预计后期只要不出现大范围灾害性天气,蔬菜供应将保持稳中有增,菜价仍以季节性下行为主,在常年同期合理区间内小幅波动。

  “今年全国瓜果供给相对充足,价格总体较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研究员赵俊晔说。(经济日报记者 黄俊毅)

食品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食品新闻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食品新闻网,使用本网作品的,请注明“来源:食品新闻网”。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食品新闻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本网会在第一时间处理。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141184391 邮箱:37758590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