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文化之乡”、“中国茶业十大转型升级示范县”、“中国茶叶产业示范县”、“全国重点产茶县”、“贵州茶产业第一县”……一项项荣誉纷至沓来。近年来,湄潭县坚守“优势在茶、特色在茶、出路在茶、希望在茶、成败在茶”的理念,坚定茶产业“6456”(60万亩生态茶园、4万吨茶叶产量、50亿元茶业综合收入、亩均收入6000元以上)发展目标不动摇,大力实施“质量安全、基地提升、品牌打造、市场拓展、茶旅一体”五大工程,交上了高分值的茶产业转型升级“湄潭答卷”。茶产业不仅成为湄潭的主导产业、富民产业,也成为湄潭“弯道取直,后发赶超”的有力支点。
规模效应不断升级产业链条“接二连三”
走进湄潭,一片片茶园像绿色的地毯一样散落在丘陵之间,茶园、茶庄、树林、柏油路、茶园栈道、黔北民居交相辉映,置身其中,茶香茶韵扑面而来,宛若世外桃源。
“现在全村860余户3600多人有茶园面积8000多亩,人均已达到2.6亩,近三年来年人均纯收入在一万两千元以上。”在有着“西部生态茶叶第一村”美誉的湄江镇核桃坝村,村支部副书记刘庆说:“现在村里有自己的加工厂和茶叶品牌,依托茶业发展,村里有三分之一的家庭都开上了小汽车,六成以上农户住上了小洋楼,上百万元身家的农户就有100多户。”
因茶致富,因茶而兴。老茶区蓬勃发展,新茶区欣欣向荣。在湄潭,像核桃坝村一样,龙凤村、金花村、马义村、随阳山村、新建村、清江村……数十个茶叶专业村不断兴起。
作为“中国茶业十大转型升级示范县”的湄潭县,依托生态优势,按照相对集中连片巩固、扩大茶园基地和发展连片茶园基地的原则,以建设现代高效茶叶示范园区为引领,重点打造了“一城五园”,即中国茶城、核桃坝——金花——龙凤茶树良种繁育和科技推广示范园、云贵山有机生态茶园、茶产品加工产业园(绿色食品工业园)、中国茶海休闲度假中心及全程机械化管理示范园、象山茶博园。在新茶区建设上,着力打造了“高台——金盆——沙塘”优质茶产业带,逐步辐射带动新南、茅坪、石莲等镇产业结构调整。据该县茶产业发展中心介绍,目前全县六条茶叶产业带逐渐形成,茶园面积已达56万亩,投产茶园40.5万亩,茶叶年总产量达4万吨、产值30亿元、茶业综合收入50亿元。
在湄潭,以茶叶加工为主的绿色食品工业园区拓展到18.76平方公里,已发展成为省级工业园区。通过近年来的发展,全县茶叶加工企业、加工大户突破500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4家、省级龙头企业19家、市级龙头企业13家,产品涉及名优绿茶类、大宗绿茶类、名优红茶类、黑茶类、茶叶精深加工等各个方面,开发生产了茶多酚、茶叶籽油、茶树花、茶香酒、茶皂素、茶生物肥料等12类精深加工产品,实现了茶产业“接二连三”,产业链不断延长、附加值不断提升。
“第一车间”统防统治质量安全严控严管
“我们所出售的茶用农资商品全部是经过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茶学家陈宗懋老先生亲点的。”在黔北茶叶物资配送中心,有序地摆放着琳琅满目的茶用农资商品。该中心负责人说,湄潭县无工业污染,茶叶质量安全的最大威胁就是农药残留。目前在全县各镇都建设1家以上的茶用物资配送分商店,积极推行茶园农药、肥料等专用物资的统一经营、统一采购、统一配送和销售备案制度,确保茶园农资投入品的安全与可追溯。
坐在办公室,打开手机微信客户端,就能看到云贵山有机生态茶园里绿意盎然、人影忙碌的茶园风景。作为全县首批通过国家有机农产品认证的茶叶企业——湄潭沁园春茶业公司,在茶园开通了电子眼,对茶园管护、施肥、采摘等进行全天候、全方位监控,并通过互联网公开茶园管理、生产的全过程,让消费者放心饮用。
湄潭是国家级农产品(茶叶)出口示范县,茶园管理户籍化、标准化、清洁化,生物农药、黄板蓝板等绿色生态防控技术运用,统防统制的生态茶园筑起了茶青质量安全的屏障。
有了好的原料,还得有严的加工标准。去年3月,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和省农委联合发布的《贵州茶叶标准技术规程》正式实施,标志着“湄潭翠芽”、“遵义红”的生产加工标准升级为省级标准。全县茶企主动适应新标准、新要求,及时提升设备,实现连续性加工,全面推行茶叶加工清洁化。同时,建立健全县级茶叶质量安全检测站、重点龙头企业检测室、茶青交易市场及产茶镇速测点的茶叶质量安全监测网络体系,对茶青采摘、生产、加工、销售等各环节实行高强度、高密度、大规模的抽检,严把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关。“湄潭翠芽”、“遵义红”品牌企业,率先建立完善了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企业追溯、消费者查询的茶叶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
品牌推介持续加大市场拓展不断延伸
2011年,由湄潭县茶业协会申报的“湄潭翠芽”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称号,这块闪亮的“金字招牌”不仅结束了贵州茶叶没有中国驰名商标历史,更是贵州茶叶产业发展壮大的一个见证,增强了湄潭打造中国茶业强县的信心和决心。
黔茗茶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红茶为主的生产企业,在2011年进驻湄潭经济开发区前只是一家作坊式的加工厂,进入园区后,产能得到了质的飞跃和量的提升,也自主创立了“黔茗红”品牌,但令人尴尬的是,外出推销茶叶,品牌知名度不高。该公司负责人魏矗巍说,随着省里出台的《贵州省茶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作为红茶主打品牌的“遵义红”有了统一的标准和包装,黔茗茶业与全县茶企业一样,坚守“遵义红”的标准和包装,随着歌曲《贵州茶香》、“湄潭翠芽”、“遵义红”品牌在央视及各大媒体的展播,向外界推介产品时更有底气、品牌也叫得更响。
如果说品牌展播是攻城略地的话,那么企业入驻就是坚守阵地。我们欣喜地看到,去年8月,“湄潭翠芽”宣传石碑落户北京马连道茶叶专业市场,石碑正前方用行书字体镌刻的“湄潭翠芽”四个刚劲有力的大字,标志着“湄潭翠芽”正式入驻马连道茶叶市场。目前,兰馨、栗香、沁园春、黔茗茶业、阳春白雪等一批湄潭茶企,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开设茶叶品牌旗舰店、专卖店、批发部300余家,湄潭茶叶进入老舍茶馆、安徽鹅桥等国内重要茶叶市场和展销平台,实体店覆盖全国绿茶主销区。
如今,“湄潭翠芽”、“遵义红”作为贵州“三绿一红”品牌代表,在产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飘香全国,也成为引领湄潭茶产业发展的“拳头品牌”。去年8月9日,2015米兰世博会中国茶文化周闭幕,湄潭翠芽,遵义红作为贵州“三绿一红”品牌代表,荣获“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奖”,湄潭黔茗茶业公司黔茗牌湄潭翠芽、阳春白雪茶业公司贵芽牌湄潭翠芽、盛兴茶业公司盛兴牌遵义红茶3个企业品牌茶叶斩获“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骆驼奖”。去年10月20日,在河南省信阳市举行的第十一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上,湄潭县以茶产业发展中的突出贡献、骄人业绩和典型示范作用,喜获2015年度中国茶叶产业示范县“状元”;同时湄潭县再次入选全国100个重点产茶县,并排名全国第二,获“榜眼”殊荣。
茶旅一体同频共振茶乡人气不断聚集
“在我印象中,湄潭是中国现在最有影响力的茶区,是茶人向往和朝圣的地方。”中茶所研究院教授姚国坤这样赞誉湄潭。
的确,漫步在古色古香的贵州茶文化生态博物馆中,端详着一件件凝聚茶叶生产加工原始技术,展示茶叶发展历史的文物,回味着这段悠久的历史,感慨上天赐予湄潭这难得的礼物。
在做大做强做优茶产业的同时,湄潭县加快茶文化的开发和挖掘。2013年9月揭牌亮相的生态茶博馆是关于茶文化主题的展览馆,共展陈了茶的起源、古代茶事、历史名茶、民国中央实验茶场、茶叶农垦、茶叶科研、茶叶供销与外贸、当代茶叶、茶礼茶俗等内容。全面、系统展示贵州茶文化从起源发展至现在的全过程。不仅见证了上个世纪我国茶业的辉煌历史,更是奠定贵州在上世纪中国现当代茶业的地位。
“过瘾”、“醉了”。身临茶海,清新的空气,伴着浓浓的茶香,沁人心脾,犹如置身于绿色的海洋。登上观海楼,极目远眺,一垄垄茶树舒畅怡然地卧在山冈地头,满目葱绿,微风拂来,好不惬意……去年5月,到湄潭参加“生态茶乡行”活动的记者们用文字这样描述到湄潭的万亩茶海景点。
这只是湄潭茶旅景点中的一部分。经过几年的打造,田家沟湿地花田、大青沟七彩部落、云贵山云雾茶园、洗马镇水湄花谷、天下第一壶茶文化主题公园等一个个景点,像一颗颗散落的珍珠分布在湄潭的茶园间。同时,正在建设中茶园木栈道、拉膜会场、精品茶庄等一批新兴旅游精品让湄潭茶园锦上添花。
2014第十三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暨中国(贵州·遵义)国际茶产业博览会、2015中国(贵州·遵义)国际茶文化节暨茶产业博览会等国际国内重大茶产业盛会相继在湄潭成功召开,和即将召开的2016贵州茶一节一会,让我们欣喜地看到,湄潭秉承“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理念,坚持以茶为媒、茶旅结合,不断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在推介茶旅文化、带动茶产业发展、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等方面书写了精彩篇章。
“中国茶文化之乡”、“国际生态休闲示范县”、“全国魅力十佳新农村”、“全国最受百姓欢迎产茶地”、“中国十佳宜居县”,一山(象山茶博园)、一壶(天下第一大茶壶)、一海(中国茶海)、一城(中国茶城)、一村(西部生态茶叶第一村核桃坝村)……一张张精彩的中国茶名片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客人到湄潭观光旅游。
食品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食品新闻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食品新闻网,使用本网作品的,请注明“来源:食品新闻网”。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食品新闻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本网会在第一时间处理。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141184391 邮箱:37758590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