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的一生中影响他们成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妈妈的影响是不可替代的,是极其深远的。特别是对幼儿来说,妈妈的作用更明显、更突出、也更重要。妈妈对于一个孩子而言,不仅是生命的延续,也是灵魂的继承,她孕育了孩子绚丽多彩的未来。妈妈的形象影响着孩子的一生,尤其是在孩子的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妈妈是孩子出生的第一个情感的传递者。
母爱是人类的共性,几乎所有的妈妈,都是爱孩子的。没有人否认妈妈的良苦用心,以及在培养孩子方面所做的努力,然而为什么这么多妈妈带孩子每天累死累活,但是换不来孩子的快乐、家庭的和睦?有时累是一种灾难!
第一、妈妈太勤快,永远操劳
父母太勤劳,反而养成了孩子的惰性, 对大人产生依赖性,长此下去, 很难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而有时候,父母适当的懒一点, 孩子反而会越来越独立……
第二、妈妈太无私,让孩子不懂得付出
无私的父母容易造就自私的孩子。小美最近非常苦恼,因为她发现自己的孩子越来越自私,有好吃的都霸着自己吃,自己的玩具从来都不肯和别人一起玩,幼儿园老师经常向她反应,孩子在幼儿园为了和小朋友争玩具,一个女孩子敢和小男孩儿打架。“我真不懂,我和他爸爸对孩子平时都是无私的,什么都问问她要不要,但为什么培养出她这么自私,什么都要留给自己呢?”
父母的无私让孩子不懂付出。其实小美的苦恼同样也困扰着不少家长。幼教专家指出,儿童产生自私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儿童天生的利己倾向。在儿童心理发展未达到成熟阶段的时期,儿童往往单纯地确定“我即世界”,这种自我中心会随时间和经历的推移,逐渐接纳他人和减少利己行为。
而像小美的孩子所出现的自私行为,是因为小美对孩子无私的爱造成的。现代的独生子女,统统处于4:2:1氛围,父母、祖父母及外祖父母的呵护使他们的自我意识观念增强,吃要吃好的,穿要穿好的,玩要玩高档的玩具,家中一切必须以他的情绪变化和要求为中心,如果达不到要求,动则耍脾气,家长一见家中的“小皇帝”耍脾气了,不管要求合理不合理,一切听从孩子,这就是滋长儿童自私观念的温床。
言传身教纠正自私行为。如果孩子已经出现自私行为,父母要及时寻找方法给予纠正。包括帮助孩子增强利他的价值观,又或者通过角色扮演,让孩子感受自私行为的恶劣后果。而父母的言传身教更是至关重要。清清提醒家长们:“自私的父母只能造就自私的孩子,别指望他替别人着想,父母总希望把自己最好的东西都留给自己的孩子,但却不知道这会造成孩子越来越自私。”
第三、过度保护孩子
过度保护阻碍了孩子独立性的发展。孩子会因为父母的过度保护,导致自己所取得的经验不足,从而感到自卑并害怕挑战。受过度保护的孩子到了该长大的年龄却总是让人觉得他长不大,到了而立之年,凡事仍不能自立,没有长辈陪在身边就惶惶不可终日。过度保护是在压制孩子的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不利于个性的发展。研究证明,过度保护会使孩子依赖性太强,人际交往能力差,缺乏自信心,自理能力差,胆小,肢体灵活度差等等。看似小事的“不会自己吃饭”、“不参与小朋友的各种活动”,都会使孩子产生心理负担,觉得自己处处比别人差,不能融入同龄人中,渐渐失去自信心,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来。过度保护,使孩子缺少了成长过程中的磨砺,容易造成孩子的软弱闭塞、胆怯无能并逐渐养成胆小怕事的性格, 同时使孩子和社会之间竖起了一道墙,孩子在无形中远离了社会,长大以后就会难以适应社会。所以,受过度保护成长的孩子,在社会上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问题。
的确,对孩子过度的保护会成为一种伤害。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必须要经历一些磨难,这是一种规律。“酸甜苦辣都是营养,生活百味都要体验。”如果把磨难和体验全部省略了,一切都替他包办,看上去是顺利了,是舒适了,结果却使他软弱而闭塞,胆怯而无能。现在有一种现象,叫“30岁儿童”,都到了而立之年,凡事仍不能自立,没有长辈陪在身边就惶惶不可终日。相信所有的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这样一种成长状况,那您就切记:关爱不要溺爱。
第四、太容易担心孩子
同样是照顾孩子,妈妈的精神要紧张的多。比如带宝宝外出,妈妈常常不停地唠叨:小心过马路看车、多穿点衣服别冻着,不要乱摸东西……宝宝睡觉妈妈不放心,着凉怎么办?出汗怎么办?“处处担心,既是诅咒”。你给孩子积极暗示,孩子就会更健康、更优秀,你总给孩子不好的担心、暗示,孩子可能真的朝着不好的方向发展。
第五、太有责任心
不少妈妈为孩子付出的多,把养育孩子当做人生一项艰巨的“任务”来完成,但很多西方妈妈则更注重享受孩子的天真童稚带来的欣喜和乐趣,轻松洒脱。中国人看孩子是“环绕伺候”,大人们被小孩左右着,一会向东,一会往西,吃饭追着喂,穿衣哄着穿。西方人则是“共处帮助”,大人不会被小孩左右,孩子再小,都没有“哄”这个概念,要是不配合,ok,那就要受惩罚,你不吃饭那就饿着,不穿衣服那就冻着。
身为父母,当然都有抚养子女的义务和责任,要做好父母,首先要具备的就是要有责任感,但是如果责任感太过的话,就会让孩子自我为中心,妈妈吃力不讨好呦!
第六、控制欲太强
有专家认为,中国父母的最大错误在于,觉得孩子生下来就是一张白纸,他们要在这张白纸上画出自认为美丽的图案。所以,很多人会给孩子规划人生,将自己无法实现的愿望,全部倾注于孩子身上,甚至将后半生的目标全部投入到望子成龙的努力中。中国人总是把“听话”当作一个孩子的优点,如果孩子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做自己的决定,就是“叛逆”。
如果你只是把全部的认知教给孩子,孩子最好也不会超过你;只有孩子自己才知道,什么对他是最好的;孩子无法活出自我,长大走入社会也将很难融入集体!
第七、对自己太苛刻,太容易愧疚
西方父母常对孩子说的一句话是“你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中国的父母总是自责。如果孩子外出忘了带某个东西,孩子常常会埋怨父母:“都怪你忘了给我带。” 受到谴责的家长通常也会连声道歉:“对不起,妈妈一急就忘了,下次一定记得。”因为母乳时间不够长,妈妈愧疚;因为工作忙不能陪孩子,妈妈愧疚;偶尔对孩子发脾气,妈妈愧疚。
第八、太喜欢攀比
中国妈妈”特别爱攀比,人家的孩子去学钢琴,自己的妈妈也要孩子去学钢琴。人家的孩子考上了哈佛、耶鲁,“中国妈妈”就会说,看看人家,你也要考哈佛、耶鲁。总之,在对孩子的教育上,“中国妈妈”永远是以别人为标杆,然后让子女去达成妈妈心中的目标。而这种攀比的结果最终往往是对自己的孩子没了信心。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但是很多妈妈习惯在自家孩子面前说:“谁谁家的孩子比你强多了”类似的话,其实这样攀比会给孩子极大的心理压力。
食品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食品新闻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食品新闻网,使用本网作品的,请注明“来源:食品新闻网”。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食品新闻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本网会在第一时间处理。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141184391 邮箱:377585907@qq.com |